交通論壇社論: 駕駛人及車籍管理應與時俱進

交通論壇文章   |   22 3 月, 2021   |   posted by 交通論壇總主筆

馬上又到了繳交每年「使用牌照稅」的時節,再配上七月「汽機車燃料使用費」,還有每年的汽機車強制責任險及駕駛人自行加保車輛險等費用,台灣駕駛人名符其實繳交「萬萬」稅種。

基本上,站在推廣大眾運輸的角度,抑制車輛過度成長,的確不該免除或降低這些費用,但如何整合並且更合理的開徵值得思考。首先,國內牌照稅以及汽燃稅徵收之採計均以「汽缸總排氣量」為基礎,換言之其基本概念為車輛排氣量越大,相關對環境衝擊、道路養護成本也都依此概念推算。

承前述,汽燃費計價方式改採隨油徵收之論,已爭議許久。汽燃費長期採汽缸排氣量計價,忽略駕駛人實質使用量不同的事實,一週駕駛七天排氣量低的車輛,年度繳交費用卻低於一週鮮少使用但排氣量高之車輛,顯有失公允。而事實上,牌照稅已在汽缸排氣量量上反應車輛大小產生之差異,汽燃稅實應更接地氣、反應於實際使用量中。

再者,近年興起的「電動車」目前屬獎勵推動,汽燃稅可免徵,牌照稅亦延長至今年年底均免徵。此點站在空氣污染使用觀點,汽燃稅免徵或許有其道理,但我國汽燃稅亦有隱含車輛使用多寡、道路維護成本之概念,未來如何將電動車使用道路之成本反應於稅法值得深思!以國外電動車之推動多數改以購車補貼獎勵,或如英國倫敦擁擠稅降低徵收部份政策減免之作法。

再談到證照管理,國外慣以「保險證」或「駕照」作為身份證之作法,或許可在相關證照(如駕照、行照、保險證等)整合上思考,畢竟,現在資訊發達,越便民越簡化勢必是時代潮流,民眾手中一把證件實在有欠便利,建議政府在確保個資無虞前提下,朝「交通」類別證件單一化努力之。

不但如此,有些國家甚至在車牌上加設條碼,省去科技車牌辨識,透過條碼輔以停車檢查巡迴車輛,抽查車輛是否停車超時。當然,更可進一步提供警政或公路監理機關於用路時,簡單的透過條碼快速掃瞄,即可查察車輛規費是否繳納、是否違規欠繳,甚至查察可疑車輛。當然,先前本論壇所提的電動腳踏車是否該改納車牌管理,也是政府應一併思考的!

時代在進步,我們的車輛(籍)管理不能停留於舊時代的觀念,要能與時俱進,萬不能打著保護個資的概念,阻礙前進的作法,須尋求兼顧之平衡點。尤其,如何創造公平稅制、建構效率化車籍管理,政府可以再多思考,並參考他國管理之演進。

 

****************************************************************************************************************************************

交通論壇徵稿:

交通論壇為所有關心交通政策、交通安全教育等人的專業園地,歡迎各方人士投稿本論壇。

每篇稿件建議字數約1,500~2,000字,一經採用本會將致送稿酬。本論壇具審閱刪改權,三日未見刊登請自行處理,不另通知。

來稿請寄transportforumtw@gmail.com,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若用筆名投稿請告知)、身分證字號、職業、電話、銀行帳戶和通訊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