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統客運自1月16日先行停駛中正大學至台北線(7005),後於2月1日起停駛斗六至台北(7000)、北港至台北(7001)以及四湖至台北(7002)等路線,改由統聯客運接手,令不少從小搭乘的旅客,留下不少的回憶與不捨,也寫下國道客運的歷史。事實上,日統的興衰,完全反映2007年高鐵營運後對西部公路客運的衝擊,其國道營運熄燈即為台灣整體公路客運經營萎縮的縮影。
自2007年高鐵營運後,國內航空西部幹線市場首當其衝,台北至台中、嘉義、台南、高雄等無一倖免,陸續倒地。2013高鐵新增雲林、苗栗以及彰化等三站後,更是壓垮日統的最後一根稻草,根據交通部統計資料顯示,以巨觀來看台灣公路汽車客運業現況,檢視疫情前民國101至108年一年約減少期末營業里程8,000公里、營業車輛數銳減1,150輛、實際載客人數更衰退30%之多,顯見國道旅客需求大幅下降。
若從業者收入面來看,公路客運高速公路基本運價自民國95年8月23日後,十餘年均維持0-150公里1.437元,150公里以上1.221元,穩如泰山。反觀民國95年消費者物價總指數為85.26,至民國111年已達102.95,而公路客運高速公路基本運價卻始終被壓抑,所謂國道客運18項成本,始終原地踏步從未檢討。國道客運業者在需求狂降,運價被抑制的雙重因素下,自然難以生存,終將步上熄燈之路,尤其近年社會人口結構又面臨鄉村年齡老化,旅次需求勢必更低。
接續前述年齡老化問題,台灣交通環境對於65歲以上年長人士之禮遇,多數採半價優待,但卻無政府補貼的老問題,同樣是造成國道客運業者營運之痛,甚至是所有交通運輸業者之痛,敢怒不敢言! 當社會年齡結構老化,以國外的經驗多為透過政府稅收,回饋運輸業者給予年長者福利,但國內卻是以社會福利法框架,由業者自行吸收,政府口號式的照顧長者,卻要求業者自行透過票價交叉補貼,長久以來不重視此議題,客運業者收入再次因此折減,心事誰能知呢? 誠如日統客運林義風董事長所言,現在年輕人搭高鐵、老人家坐客運的生態,對於經營更是雪上加霜。
在更進一步的檢視短程國道客運問題,基本上其票價已經收到政府公定運價頂標,以基隆長庚醫院到南港展覽館線短程國道客運為例,15公里的路程僅收費26元,但以雙北公車票一段票2022年10月1日核定運價就23.47元,以雙北公車路程換算短程國道至少兩段票而言,短程國道客運運價與票價似乎也有欠合理,業者客人載越多、賠越多,政府應著手檢討。未來北北基將推動1200月票專案,切勿又是政府面子做足,客運業者裡子賠光,否則將讓參與推動的國道業者感到憂心!
日統的問題衍伸國內公路客運經營管理問題,政府方面應思考如何補貼業者,諸如老殘票補貼、1200補貼等應設立補貼預算以及專案; 業者方面應思考轉型,避開需求不佳之路線,提升安全與服務,提供明亮整潔的車廂予旅客,方為解決之道。倘交通部再不重視國道客運營運問題,欠缺自業者經營管理角度之概念出發,日統絕非最後一家停止營運,日後骨牌效應恐接連不斷。
****************************************************************************************************************************************
交通論壇徵稿:
交通論壇為所有關心交通政策、交通安全教育等人的專業園地,歡迎各方人士投稿本論壇。
每篇稿件建議字數約1,500~2,000字,一經採用本會將致送稿酬。本論壇具審閱刪改權,三日未見刊登請自行處理,不另通知。
來稿請寄transportforumtw@gmail.com,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若用筆名投稿請告知)、身分證字號、職業、電話、銀行帳戶和通訊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