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論壇

15 5 月 , 2021

林良泰 逢甲大學運輸與物流學系特聘教授兼學務長

臺中市自2010年縣市合併後,各行政區之發展已漸具特色,各地彼此連結之旅次需求亦與日俱增,因此,交通路網疏導功能之有效性,已成為臺中市建設智慧城市的重要環節之一。現階段臺中地區運具種類包含高鐵(1站)、台鐵(23站)、捷運場站(18站);道路上公共運輸包含市區公車(237條)、公路客運(73條)、公共自行車(329站)、小黃公車(8條);因各運具之間的資訊、金流、購票系統尙未完全整合,使得用路者於行前規劃時益形困難。此外,若旅次需轉乘其他運具且缺乏明確資訊時,更將令出行民眾過程困難重重,如此,使得民眾出行時,更傾向使用私人運具。綜合上述,若能全面整合現有之大眾運輸及共享運具、汽機車停車場等交通工具或設施,並透過智慧化介面集中所有資訊,讓民眾能快速取得精準的交通資訊,即能進一步建構屬於臺中的智慧運輸系統,以降低民眾使用私有運具之比率。

09 5 月 , 2021

當全台灣普及共享單車,政府興建九百餘公里環島一號線,自行車活動興盛且廣受民眾喜愛之際,其實若我們靜下心檢視法規以及安全執行措施,事實上存有不少的安全隱憂以及可改善之處。在台灣多元運具運行於街頭中,眾人俗稱的腳踏車其實是我們運輸人很重要的課題。

12 4 月 , 2021

因台鐵太魯閣號意外事件,台鐵公司化或企業化議題又廣為討論;而這次太魯閣號事故,又炒冷飯式搬出此議題,實未根解台鐵此刻問題,亦對辛勤的員工不公!

09 4 月 , 2021

近十年來國內因人禍所致之民間災難不斷,除近日頭條新聞的台鐵太魯閣號重大意外,還可回想到幾年前的普悠瑪號及宜蘭斷橋,或更早前的復興空難等;除了事發後要求檢討發生的原因與要求官員下台負責之外,最多可見的建議都是要參考日本或德國的交通安全管理經驗以作爲改善借鏡。

03 4 月 , 2021

在前一天歡欣鼓舞慶祝台鐵EMU900通勤電聯車上路,活動畫面佔據交通界版面社群媒體的隔天,清明連假首日太魯閣號不幸於東部幹線崇德至和仁間清水隧道,死傷人數高達五十位旅客,因外部工程車侵入導致出軌意外,造就多少個破碎家庭、事件罹難者之傷亡令人難過與惋惜!

22 3 月 , 2021

馬上又到了繳交每年「使用牌照稅」的時節,再配上七月「汽機車燃料使用費」,還有每年的汽機車強制責任險及駕駛人自行加保車輛險等費用,台灣駕駛人名符其實繳交「萬萬」稅種。

18 3 月 , 2021

王賜平 國內運輸產業工作者

07 3 月 , 2021

疫苗到來,「疫苗護照」議題也備受關注。撇開政治敏感議題,我們應思考當疫苗施打後,如何透過配套措施有效提振經濟,繼續超前部署保有全球防疫模範生的典範。基此,政府及業界應加速了解疫苗護照之執行方式,並參考鄰近展開試驗國家作法,建立我國之執行準則,並做好相關準備。

27 2 月 , 2021

這兩週以來,新冠肺炎疫情轉趨緩和,根據新冠肺炎疫情統計新確診數下滑率甚至達到50%,連帶醫院病房可使用數等各項指標提升,當然各方關注的疫苗施打率亦勢必隨時間增加,逐漸普及!雖新冠肺炎不會因此立即消失,但疫情轉趨正面的指標,也告訴我們「旅遊業做好準備了嗎?」